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法学菁英班刘梓涵、李航同学圆满完成北理和人大的暑期支教活动

 

  青春奋斗中国梦,时代新人我担当。2019年暑期,77779193永利青年学生们前往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青春的足迹丈量伟大祖国之辽阔,用青春的激情感受民族复兴之脉搏。由77779193永利法学菁英实验班的刘梓涵同学和李航同学,在这个暑期分别参加了由77779193永利和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支教活动、远赴祖国的一“南”和一“北”,展现了法菁班人的热情与活跃、担当与情怀。以下分别是两位远赴外地支教的同学所撰写的心得体会。

  

  一

  两周零一天 每天和你

  支教教师:刘梓涵

  支教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大水坑镇第一小学

 

  

 

  “青春化为雨露,润泽梦想花开。”2019年知溪恒德支教行是一次由77779193永利学生会发起,由校团委直接指导的校级大型支教活动。三年来,知溪支教队分别赴贵州、宁夏、重庆、辽宁四地开展了五期夏令营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和反响,受到当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极大欢迎和支持。今年,我们一行十一人,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大水坑镇第一小学,与孩子们共度15天的难忘时光。

  两周零一天,一千零二十三公里,是我与大水坑一小的距离。此刻,定位北京,我的双手停滞在键盘上,试图摆脱遗忘曲线的支配,思绪化作了庄周的蝶——钻进了那个藏着大水坑瓜香的仲夏梦境。

  当我写到“两周零一天”时,我想起了支教的第一天。

  陌生中掺着新奇,我们仨领着二十个孩子走进了二班的教室。刘国浩是第一个举手竞选班长的孩子,他走上讲台,双手负在身后,挺直了胸膛说:“我会协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夏令营的‘两周零一天’。”多有趣啊!不是半个月,不是十五天,而是“两周零一天”,这个表述带着小学生的学究气,却又是无比的浪漫——这便是我宁夏支教之行的开始了。

  当我写到“大水坑”与“北京”时,我想起了支教的最后一天。

  烈日依旧当空,而我已是轻车熟路地将孩子们领到校门口列队,等待放学。刘国浩手上拿着在国风国防课上拼好的坦克模型,问我:

  “老师你们今天晚上就走嘛?”

  “是啊,我们今晚坐上火车‘哐哧哐哧’就走了。”

  “那你们明天早上几点钟到北京?”

  “大概七八点吧。”

  “那你们不要睡过头了。不然,火车又‘哐哧哐哧’把你们拉回大水坑了!”

  他笑得肆意,惹得旁边孩子也跟着笑。而一觉醒来,火车停了,北京到了,当热浪涌上肌肤,支教结束了。

 

  

 

  和这群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总有片刻的庄周式恍惚:做着精巧的手工的他、向全世界宣告“我有的时候很热情,有的时候又很冷漠”的她、在游学时精力充沛无比却又在返程的车上睡得香甜的他、手举得笔直两眼直望着老师的她……这些身影都与模糊记忆里小时的我重叠,让我激动、让我惆怅。正处在孩子与大人的分界年纪的我,想坚定地朝着“童真”跑去。

  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我,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在我的想象中,他们不会跟我讲土味情话,不会天天在QQ空间里晒着“吃鸡”胜利的截图,不会拿着满满一张我没听过的歌单,让我唱给他们听。对此,我矛盾过,想要“纠正”他们的品味;但后来,我又释然了,甚至还笑自己——时代变了,而他们展现给我的,正是毫不做作的真实。我要做的,在这两周零一天的所谓“短期支教”里,从不是去把他们的品味硬掰成我的品味,而是走进他们的世界,并激发他们对于这个比想象中更加宽广且深奥的世界的兴趣。

  其实,他们甚至也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对于绝不流于形式的家访环节,我感激非常。除却课堂,它让我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另一面。在学校称霸一方的孩子王,在家逗着猫咪,起夜时因为怕黑,还要叫醒小几岁的弟弟一起;一身正气的扛旗手,睡在摆满熊娃娃的床上,做着细腻的手工;画画送给每个老师的小可爱,学过几年的民族舞;一声不发的小透明,竟是全班第一的大佬……想象总是不真实的,而眼光却又总是片面的,想要去了解一个孩子,是不是一定要走心才行?可能还要附上必要时间的投入、一起走过的路,以及迫切想要让你知道全部的热情。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支教于我们,于孩子们,都宛如鸿雁飞过,只在雪中留下点点爪痕,又匆匆飞去!若回到今天的主题——“回忆”便是如此吧:

  过去的日子如鸿雁般整理整理自己的双翅,在我们准备好之前,就一跃而上,去不复还。我们连忙抬头寻找,若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目送它从天空褪去;更多的时候,则是带着怅惘,低头看向雪地里淡淡的爪印,若有所思。而雪还在下着,爪印会被覆盖,记忆会变得洁白,我们会再出发。

  但这句诗似乎有一个更加快乐、大胆的解释方法,因为鸿雁总还是高飞的。

  两周零一天,是我与孩子们相聚的日子,也是我与孩子们离别的日子;而我的人生中,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两周零一天。它们都很短暂,如雪泥鸿爪,但却也实打实地载着重量。

  短期支教绝不是无用功,我曾怀疑这句话,直到一个孩子说因为地理科学课,他长大想成为天文学家;直到一个孩子说,将来也要考上77779193永利,与我再相见。我们的心意、学识,或深或浅,已经完成了传递的使命。

  若他们是那鸿雁,成长的日子如梭,他们终会走出那偏居一隅的大水坑镇,倏地飞向广阔的无问东西;若我们是那鸿雁,支教的岁月留荫,我们已然勇敢地踏向未知的前路,而心中飘着一朵宁夏的云。

 

  二 恩施,感恩

  支教教师:李航

  支教地点: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太阳河乡梭布垭希望小学

  

  本以为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一个月后,时间变换,地点变换,人物变换,而我与恩施的故事却在那里,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成为一个定点,无论过去多久,再回想,那个地方,那些风景,那群孩子,都是我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

  上学期末,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的暑期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以共青团恩施州委、恩施州少年工委为发起者,全国各高校团委积极响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参与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支教的主要内容是艺术类教学、外语类教学、拓展类活动以及暑期作业辅导,短短的二十天时间,注定将成为追随一生的记忆。

  我们总是会对不熟悉的人或事物充满幻想,湖北,恩施,“这里大概是个风景美如画的地方吧“,出发前我心里默默地想着。飞机降落在恩施许家坪机场,新鲜湿润的空气,拔地而起的山丘,随处可见的绿色,还有在大山里等着我的孩子们,我紧张却又热切地期盼着!

  在恩施州委党校度过美好愉悦的一晚后,第二天,也即7月10日,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参加了恩施州委组织的志愿者培训以及开营仪式,短暂的午饭后,各个高校的志愿者队伍便就此别过,纷纷赶赴对应的支教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教地点在恩施市白杨坪镇太阳河乡,一个半小时的崎岖山路,终于,见到了期待已久的梭布垭希望小学!

 

  

 

  在梭布垭希望小学的二十天,每天的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两点是上课时间,三餐由学校食堂的阿姨为我们准备,剩余的时间便由我们自由支配。每天起床,抬头便看见云雾缭绕的山,“杨杨老师早!大雄老师早……”霎时间竟有一种返璞归真之感,一切仿佛都处于最初的状态,一颗童心,桃源美景,此时唯有岁月静好。

  大山的孩子,初见会觉得他们如此可爱,如此讨喜,在夏令营开课的第一天,一位大眼睛的小女孩儿早早地便来到了学校,于是同样激动的大孩子与小孩子奇妙地相识了,后来发现这个大眼睛小姑娘竟然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虽然生活的环境比较闭塞,但是这个小姑娘却有着开朗的性格,会跳舞,会画画,会跟老师撒娇……但是,随着深入的了解,却发现大眼睛小姑娘敏感而又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触动她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引发一些误解,后来,我逐渐发现班里的小朋友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敏感爱哭,小男孩儿们会因为被虫子叮了一下而痛哭,会因为班委一句无意的话而自责甚至找老师哭诉,这时候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提到的短期支教的意义,为孩子们播下一颗种子,性格的培养上也是如此,我们班的小孩子们大多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总是会产生一种自卑与依赖的心理,在梭布垭的二十天里,我在努力地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要自己去处理事情而不是遇事只会默默哭泣,二十天结束,希望这颗种子在他们心中已经扎根,希望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颗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去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性格,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二十天的生活结束,最后只是想说两个字,“感恩”。二十天里,与人大的十二位师兄师姐们一起备课,一起打羽毛球,一起打游戏,一起看电影,一起玩狼人杀,一起去篝火晚会,一起畅游梭布垭石林,一起做了许多许多从未体验过的事情。二十天里,与梭布垭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进行知识竞赛,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一起吃饭,一起玩自制的陀螺,一起做了无数无数只有在这里才会做的事情,有时候会发自内心的为我们班的十六位小可爱们感到骄傲,他们会弹尤克里里,会写自己的诗,会演话剧,会做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为老师们带来惊喜。二十天里,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们,会发现不同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默默地观察也会拥有独特的经历。

 

  

 

  最后,只有一句感恩,感恩相遇,感恩陪伴!

  短暂而又充实的支教时光,给法菁班同学们的大一生活画下了圆满的句点。又是全新的九月,带着坚定的韧劲与不变的初心,我们再出发!